随着“20年代”的到来,世界经济形势走低,全球范围内的疫情依然紧迫,许多人都面对着巨大的精神压力,甚至终日焦虑不安、郁郁寡欢。
而如果你正在经历长期的焦虑状态,那可能就是患上了焦虑症,焦虑症如今也成了现代社会常见的精神性疾病。
焦虑症这种越来越流行的精神性疾病除了让患者的精神增加压力外,还对人体各方面的健康都有着不好的影响。
一、长期失眠问题
患上焦虑症的人比那些情绪相对稳定的人更有可能出现失眠的症状。这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而且会导致绵延长久的睡眠问题。
据调查显示,焦虑可能导致长期的睡眠问题,并且由于焦虑症出现的失眠症状,最长甚至可达6个月。
二、影响儿童的发育
儿童也有患上焦虑症的风险,而且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。
如果儿童时期心理压力过大、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,那就会影响到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水平,进而会影响到儿童正常的身体发育水平。
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焦虑、精神不佳的症状,家长应当及时关注孩子的生活细节,或者适当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,最好引导孩子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。
三、增加癌症的发生率
现代医学研究发现,导致癌症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,但其中,人的精神因素是对癌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的。
据相关数据显示,长期处于焦虑、精神压抑、沮丧、苦闷、恐惧、悲哀等情绪紧张,有巨大精神压力的人患上癌症的概率要大大超过正常人。
虽然精神或心理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,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、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来影响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,无形中增加了患上癌症的概率。
四、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率
根据美国机构的研究报告:长期焦虑、精神压力大的男性,有大约25%患上了心脏病,死亡率也比正常人高23%。同样,患有焦虑症的女性,她们的死亡率比正常人也高了23%。
而且,在患有焦虑症的人群中又有23%左右的人患上了一种使人抽搐甚至死亡的,叫做心房纤维性颤动的疾病。所以说,长期焦虑症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。
既然焦虑症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如此巨大,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该如何避免焦虑呢?
一、积极的自我暗示
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:“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,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”,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,可以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,如“我能行”、“我一定能够成功”、“我看好我自己”等。
积极地自我暗示,可以增加自信,克服焦虑。
二、适量的运动
研究表明,运动能够有效代谢许多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,也能使人精神放松,心情愉悦。
当你感到焦虑时,建议放空思绪,去跑跑步、打打球或者游泳等,不仅锻炼了身体,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焦虑的情绪。
三、做最感兴趣的事情
我们知道,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,都会全身心的投入,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。
因此,当你感到太过焦虑时,放下使你焦虑的事情,尽快去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,如唱歌、听音乐、打游戏等等,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,你会发现那些烦恼焦虑早就消失不见了。
四、向他人倾述
对于患有焦虑症的人,自我调解是很重要的,适当的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、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。
你可以把你的烦恼、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,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;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,放声大哭或大笑,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。
只要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合理的释放压力,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,那么在生活中一定会远离焦虑的烦恼!